做好了所有细节,为什么观众还是失望?

时间:2021-12-24 12:59:34阅读:80341
、◎陈建新“没看过原著还能勉强给及格,看过了真的体验到现实和理想之间的鸿沟。”“刚开始没多期待,但没想到失望还是这么大。”恐怕直到播出前一秒钟,《雪中悍
  • 赘婿
  • 励志 历史 武侠
  • 羊仔 刘校妤 赵双 景向谁依 赵爽 刘琮 贺文潇 聂曦映
第1张图片
1/5
第1张图片
第2张图片
2/5
第2张图片
第3张图片
3/5
第3张图片
第4张图片
4/5
第4张图片
第5张图片
5/5
第5张图片

◎陈建新

“没看过原著还能勉强给及格,看过了真的体验到现实和理想之间的鸿沟。”

“刚开始没多期待,但没想到失望还是这么大。”

恐怕直到播出前一秒钟,《雪中悍刀行》的制作者们依然信心满满。是的,这是一部“没缺点”的剧——大IP,演员自带流量,美女多,镜头精致……武打+悬疑+古装+权谋,所有吸睛元素都在,此外还有一点幽默。

可《雪中悍刀行》还是翻车了。

播到第8集时,豆瓣上满眼都是“打一分”。网友意见纠结在为什么将原著中的“北凉”改成“北椋”?为什么插入这么多慢镜头?为什么武打设计如此低级?为什么情节推进慢?这些缺点也许算不上是什么“硬伤”,却为何激起如此强烈的不满?

问题的关键也许在于:在创作标准上,制作方与观众出现了分裂。

影视版抓住了原著中潜藏的古龙世界

《雪中悍刀行》该怎样影视化?

略翻过原著的人便知其中艰难:这部网络小说长达400多万字,文笔尚可,人物不够生动,要命的是故事松散,且后面部分的内容重复。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,翻一翻,便放下了。

改编《雪中悍刀行》,堪称是一次“IP深水区作业”——好改的IP已用完,剩下的都是难改的。可当年花了大银子购入,再难改也要改,所以有了“魔改”——保留IP,另造剧情。《赘婿》等剧的成功,给了创作者们勇气。

影视剧《雪中悍刀行》与原著有相通处,即:挖出了原著中暗藏的那个世界——古龙武侠世界。

无醇酒美人,不愿来此人间。

无快剑挚友,不愿老此江湖。

貌似潇洒的背后,是一份无奈的牵挂,甩也甩不脱,扔也扔不掉。去与留、在与不在、笑与忘的两难,直指人心。

能把武侠故事写成独立世界的作家,只有两位,一是金庸,一是古龙。

金庸的武侠世界是“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”,故事背后的时间线索清晰,体现出庙堂之念——除《笑傲江湖》外,金庸小说多与“江山”相关,很少只论“江湖”。金庸关注人物性格成长,目的是输出个人的价值观。

古龙的武侠世界相对难懂,人物性格无成长,偏重故事,时间凌乱,几乎不与现实世界直接关联。除《决战前后》,古龙很少涉及“江山”,只谈“江湖”。

“江山”与“江湖”,是金庸世界与古龙世界的两分,也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区别。

金庸写的是以理性为中心的现代小说,它的清晰来自现代教育的约定——经过长达十多年考试的折磨后,人的趣味被窄化,除“真实”之外,难被其他打动。古龙写的是反理性僭越的后现代小说,他笔下都是边缘人、类型人,他试图告诉拿到文凭后依然只有“听课冲动”的读者们,人不偏执,枉活一生。

金庸世界让人高兴,因为它在抚慰你;古龙世界让人愤怒,因为它在挑战你。

沿着古龙世界的思路去看影视版的《雪中悍刀行》,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。

表现手法还算合格

影视版《雪中悍刀行》的努力体现在几点上。

首先,给特立独行以道德理由。

艺术创作与人类的道德敏感息息相关,审美快感往往以道德圆满为前提。在原著中,主角徐凤年颓废、好色、傲慢、自我,虽个性鲜明,却无道德基础,所以情节带不动人物,呈现出情节来回变,人物却板结,成了“为情节而情节”“为离奇而离奇”。

影视版中,徐凤年则“动”了起来——他的“天下第一纨绔”只是面具,目的在于维护边境安宁、避免战争,从而造福百姓。

把边缘人写成中心人,这就将原著中令人不适的部分盘活,给徐凤年的怪诞、偏执、自我中心找到了落脚点,反衬出其暗藏的温存、多情与善意。

其次,呈现出美人重叠的趣味。

在《雪中悍刀行》的原著中,美女多却不够生动,靠贴上“天下第一”“天下第二”之类标签蒙事,在影视版中,则有更丰富化的处理。不论是姜泥的刁蛮、南宫仆射的高冷、青鸟的死忠、鱼幼薇的单纯、红薯的心机……每个美女都有了自己的性格面具。不否认,影视版的演绎中也存在呆板、过度等缺陷。

金庸也喜欢写美女,但金庸世界的美女多似另类的男人,魅力不在皮相,在于心灵。

古龙则不回避感官经验,既然生活越来越雷同、世界越来越单调,那么,就不如像前贤沉浸于山水一样,沉浸于美女。这可视为古龙世界的美学特色,也是影视版《雪中悍刀行》的着力处。

其三,在“情节逆转之急”与“轻松写意之缓”中求平衡。

《雪中悍刀行》原著的最大问题是故事性弱,影视版则试图复归古龙世界“布线缓慢、收线峻急”的叙事风格。

比如“探花郎在湖中刺杀徐凤年”这场戏,情节反复逆转,却“三翻四抖,铺平垫稳”——探花郎声调陡变,徐凤年提醒他身后的姜泥可能也是死士,当确信姜泥不构成威胁,徐凤年却跳入湖中,湖底老魁将主导局面。而探花郎当成棋子的女伴,竟是徐家密探,而她此前的失误,又是父亲徐骁讨好徐凤年使出的骗招。到后来,探花郎才发现,自己才是棋子,且是不重要的一枚棋子。反转再反转,是典型的“古龙时刻”。

在悬疑外,也有轻松写意之缓。正如影视版第一集中,徐骁见到阔别三年的儿子徐凤年,担心儿子发飙,让丫鬟给自己严整衣冠,突然说:“你看我是不是比较慈祥?”两名丫鬟却吓得跪地求饶。这种闲笔,正是古龙世界的神髓。

事实上,古龙世界也存在节奏慢、武打弱、有时牵强等问题,《雪中悍刀行》影视版的表现尚算合格。

一味取媚只能适得其反

在制作上,影视版《雪中悍刀行》相当用心,为什么却被“喷”得这么惨呢?

因为制作方的创作,在观众眼中不过是制作。它的每个细节都有“讲究”,却怎么也捏合不到一起。没有自我,只有工匠精神,结果就成了“死美人”。

只论技术,《雪中悍刀行》的原著太业余了,却有作者的性格、诚挚、偏执在。读者始终能感到,自己在读一本活人写的书,在和活人交流,即使他可能有缺点。这种在场感是无法模仿的——当你想批驳作者、与作者争论时,原著便成功了。《雪中悍刀行》原著呈现出作者阅读与想象的边界,连它的破绽都有魅力。这就是创作与制作的区别,创作必须呈现真实的自己,而不是只为取媚别人。

影视版《雪中悍刀行》针脚绵密,却始终摆脱不了媚俗之态——为显得生活化,就让主角去偷红薯;为制造悬疑,就让姜泥反复行刺;为体现情趣,就让女侠披永不变黑的白床单上阵;为煽情,就把告别戏拖上半集,挤观众眼泪……在影视版《雪中悍刀行》中,能看到当下网剧中所有俗套。

不客气地说,这种改编其实是阉割。执刀者自以为拥有判断力,其实都是反复洗脑后层积的错觉。这种点金成铁、毫无自我的改编,根本无法说服观众。影视版《雪中悍刀行》可以嫁接在任何一个IP上,自然引起观众不满:你想自说自话,为什么非揪着《雪中悍刀行》呢?

创作源自真诚。懂嵌套、懂埋扣、懂伏笔、懂烘托是好事,可没有真实的痛感与激情,这些就失去价值,不能“拿人”,反而让人肉麻。

“小圈子误会”是常见的黑洞

一部影视剧被怼,不必过度解读。值得思考的倒是,其背后的机制是什么?下一部剧会不会依然如此?为什么这么多“内行”全力以赴,却干成了一件外行事。这涉及人类思维中一个常见的黑洞——“小圈子误会”。在集体决策中,专家们有时会集体做出明显违背常识的错误判断,在许多人祸中,均能看到“小圈子误会”的身影。

在一般情况下,人们相信专家,因为专家掌握更多信息,经过长期专业训练,能处理更复杂事务。这就忽略了,专家也存在人性缺陷,也会掩饰自己在某方面的无知,会不自觉迎合别人,会为了个人目标而扭曲判断,会为了显得“合群”而不提出个人意见。“小圈子误会”的根本在于权责不对等。做出错误判断,自己承担的损失有限。在艺术创作领域中,尤其容易“假行家”泛滥。

判断艺术专家,只能看他既往创作,看他行业中人脉,看他的文凭,可这些都非客观标准。于是,只要从业时间长,有一部剧成功了,立刻就成“行业大拿”。可问题是,艺术创作不是生产制造。正如列夫·托尔斯泰所说:专业作家出现是小说堕落的开始。

灵感是无法复制的,创作成功也是无法复制的,能复制的只有技术。

可现实困境是,当你创作时,你就不是专家,当你成专家时,你已无法创作。在这一吊诡的格局下,专家被逼成不断重复自己的人。影视版《雪中悍刀行》的创作者确实也推出过佳作,然而局限在这样的经验中,说明网剧内卷化程度之深。总之,当资本对利润提出过于急切的要求,当行业生态日渐逼仄,当创作者既想当商人,又要当过关行家,还想有艺术追求时,结果就很可能拍成“四不像”。

相关资讯

评论

  • 评论加载中...